[70周年微校史] 机电工程系——工业控制竞赛教练团队发展史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1-05-13浏览次数:92

所谓竞赛带教团队,就是由为数不多的、相互之间技能互补的、具有共同信念和价值观、愿意为共同的目的和业绩目标而奋斗的一线教师组成的群体。机电工程系工业控制竞赛教练团队就是这样一支队伍,他们指导的学生在上海市乃至全国性的工业控制项目的比赛中均优取得过骄人成绩。当然,他们的成功得益于学院校及系部领导的大力支持,但与教练们自身的奉献与付出也是密不可分的,那么这个成熟的技能竞赛队带教团队是怎么形成的?本人从下面从几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1.团队人员的组建

2016年系部为了组建起这样的一个工业控制项目竞赛带教练团队,除了负责人外,还需要选出若干个积极肯干的指导教师。由于指导学生参加大赛,团队需要牺牲很多的休息时间,所以参加指导的教师们除了在平时工作中能够做到兢兢业业外,还需要有奉献与牺牲精神。最终江山、郑昊、牟智刚、马东玲、姜一东、骆志雄等六名老师根据自己的学科特长及家庭情况来报名,孙国荣老师担任了团队的负责人。2016年至今,除了姜老师退休以外团队人员基本保持,同时也迎接了吴雄杰老师的加入。

   2. 团队制度建设

团队的精髓是沟通、分工、合作、共同进步,以形成一个目标明确、有战斗力的团队。各种都团队制度的制定是大家共同协商的结果,一定不能由团队负责人自己制定。从2016年至今,团队中所有成员能对管理制度有充分理解。比如训练计划:目的是保证大赛的训练时间,使指导教师及学生都要有所约束。要求选手每天需要体能训练,然后进行技能训练,一直到晚上训练结束。时间进行细化,指导教师必须跟进。再比如目标制度 :目标制度的制定要根据选手的训练情况及时作出调整,以适应整个训练的节奏。目标制度的制定要能够充分了解选手的情况,需要团队中所有教师都能够对选手的各个方面非常熟悉。毫不夸张地说,必须达到选手的一个眼神教师就能够知道他情绪的变化。制度要赏罚分明,执行要人人平等。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的建设可以规范团队的工作开展,以形成一个共同的工作目标。一个运行良好的团队必须有相应的考核机制。大赛进入备赛阶段后,各团队每天都要有详细的工作任务记录。学生每天要完成的工作任务及达到的目标要进行细致的分解,各任务的具体完成过程要有相应负责的老师,完成任务中出现的问题要有对应的解决办法。

   3. 团队分工

人人有责任,人人有活干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2016年全国选拔赛、2017年的国际邀请赛、2018年的全国选拔赛以及每两年举办一次星光计划与上海市选拔比赛。教练团队分工不仅包含了教练训练学生技术层面上的分工,还包含了比赛场地承办时技术与场地保障的分工。团队里每个教师都有共同的目标和组织计划,并能够实现技能的互补,产生了良好的氛围与相互信任。每个教练都有擅长的方面,同时也了解大赛的其他内容,互相配合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高职学院、高级技校 机电工程系   郑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