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周年微校史] 职教之旅中的别致、创造、艰辛和收获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1-04-07浏览次数:81

微信图片_20210407103315.jpg


2004年的6月,我第一次踏入了逸仙路58号大门,自此开启了我的职业教育生涯,也让我体会到职教之旅中的别致、创造、艰辛和收获。

学校发展七十载沧海桑田,书写着一页页辉煌;七十载艰苦奋斗,记载光辉的历史,留下感人故事;七十年的薪火相传,七十年的生生不息。作为并入工程大后入校的第一批青年教师(“青椒”),岁月的长河,记录着我们与学校荣辱与共,镌刻着我们工作中喜怒哀乐,承载着我们这一代的薪火相传,见证着这一代青椒的成长和付出。

回顾来时的路,如一弯流淌的河,于平凡中漾出缕缕亮丽的波。入校16年的风雨兼程,伴着我们这批青椒成长。在这个充满青春活力、充满进取精神的校园,有可敬可亲、勇于开拓创新的领导;有爱岗敬业、团结友善的同事;也有活泼可爱、勤奋好学的孩子们。值得我们这批青椒一步一个脚印,奋斗付出,不断追寻、践行从事职业教育的初心。过往无怨无悔,未来也将矢志不渝愿和她共同成长、共担风雨,共同领略校园无数个春花烂漫、夏荷映日、秋叶缤纷、冬梅飘香……

我理解的七十年微校史,不止是回首过去,更是站在新的平台上展望未来。我与高技校的16年分为六个章节的话,我愿意用“温暖”“成长”“担当”“责任”“使命”“再战”来作分标题。

温暖——

2004年,高技校合并进黄金城hjc999,逸仙校区开启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的新历程。那年我与陈丹晔、谢菁、毛文娟等几位同时进校,据说是为了适应高职办学,高技校第一年招聘研究生,单位上下非常关心我们,在办公室电脑并不是人人都有的情况下,专门为这批新进教师配备了专用电脑;和蔼可亲的张校长,亲自关心了外地教师住房情况,在了解到外“青椒”(青年教师)有一定租房压力后,学校不久便配套了引进教师租房补贴,对刚毕业的“青椒”来说,真的是雪中送炭,我也从中感受到学校实实在在的温暖,坚定了为学校发展努力工作的决心。

成长——

2004-2006期间,在机电工程系张孝三主任、王建立主任的关心鼓励下,我们逐步适应了忙碌而紧张的教学工作,同时开始申报“优青”等科研项目。那时高技校还没有形成科研课题组织和管理机制。记得2005年第一个科研课题,课题方向不是我和毛老师自己确定的,基本属于命题作文,给到我的科研课题是“数控机床精度研究”,与我之前音频信息识别研究方向完全风马牛不相及。我和毛老师得知后,马上找系主任反映,强烈建议换成自己熟悉的研究方向,以保障项目顺利完成。领导提出个人发展需要适应学校的专业发展,并且鼓励我们带动技能专长的老师,大家优势互补共同提高。毛老师考虑到结题问题坚持了自己的研究方向。我对新课题完成也没有一点底气,抱着事在人为尽力尝试的心态,接受了学校安排的课题。初期一筹莫展多次被这个课题逼到要撞墙,后来硬着头皮去找系里技工师傅姜华老师和杨小荣老师,跟他们请教数控机床维修及精度调整方面的问题,后又通过大量文献查阅学习找接入点,最后将人工神经网络的研究方法和机床精度优化改进结合,通过实验完成了数据分析,发表了核心期刊论文,顺利完成了课题。初次尝到了从事职业教育的艰辛和喜悦,06年我也被评为优秀青年教师,作为系主任助理辅助主任工作。

担当——

07年年底系年会上,因前主任离任,方良校长突然宣布由我来主持机电工程系日常工作,因为之前没有听到任何信息,对于28岁的我来说非常震惊。每次回忆起这个情景,都会感觉非常魔幻。当然也很感恩学校对我的赏识和信任,放心给了我这样的平台开展工作。机电系当时50多位教职工,一直是学校专业最多(中、高职当时共6个)、师生最多的系,高职办学刚起步,没有经验可以借鉴,但同时上海兴办很多新的高职院校,大家起跑线差别不大。当时的我,虽然对待工作认真诚挚,但并没有多少管理经验。对待这份沉甸甸信任,实在是不敢辜负也不愿辜负,一心想通过脚踏实地工作,全心全意的付出,能够将条件较好的机电一体化专业做精做强,使得同步起跑部分专业在上海排名居前。记得那个时候,每天加班很晚,有一次子厚校长来我家家访,我母亲当场哭出来,说女儿每天加班到12点,实在太心疼了。而我乐在其中,并不觉得困苦,对自己要求高,对人家要求也很高,磕磕绊绊摸索工作经验。07年起我们确立了以国家级竞赛锻炼队伍,提升技术水平、打造品牌专业的大方向,敲定目标,就这样不管不顾朝着目标奋力奔跑。

责任——

2010-2013,回忆当初,动员技能竞赛参赛,并不是件轻松的事。一是国赛刚启动,竞赛组织以及影响力大家没底;二是士气不足,很多技能教师认为学校从技校“跳”到高职,国赛技术要求高,需要更多人才引进、更长期积累做铺垫,不能仅凭一腔热情;三是情绪主导,认为国家级竞赛参赛训练苦累不说,预期不到好结果,之前努力都白费。在时任分管院长胡宁院长鼓励和系里多次疏导下,很多年轻教师开始舍身投入,年长的教师也主动承担起竞赛技能培训的重任,逐步地大家沿着“先参与、再研究、边实战,边总结,经一赛,长一智”这样的技术路径,一路升级打怪。据队友回忆说一次团队参加机器人竞赛乘座长途卧铺,为了怕做好的机器人设备颠簸损坏,当时的我们把机器人放铺位上,齐齐打了地铺。团队男老师多年后一直说那一刻感觉我们未来一定能行。从2009的第一次参赛,到2013年终于历尽千辛万苦,取得了历史性突破,获得国家技能大赛上海工科类项目第一个国家级一等奖,记得当时刘院长连夜打飞的奔赴现场,表达祝贺并迎接竞赛团队师生回家。获得历史性突破后全校上下喜大普奔,气氛感染了很多人。忆及种种,至今仍能让我这个亲历者心潮澎湃,感慨那一刻,多年的执着和努力在风雨之后终于见到了彩虹。

使命——

2013-2019,也许是点上的突破给了大家鼓舞了士气,点亮了一盏希望灯,之后的竞赛工作一年比一年顺利,2013起学校内涵建设不断迈上新的台阶。从机电系微视角去观察,2013后中高贯通专业蓬勃涌现,企业创新办学试点——机电体化宝钢班如火如荼开展,双证融通改革试点顺畅推进,世界技能大赛上海选手培养基地成功获批,专业建设持续发力。与专业建设同步,技能竞赛也呈现百花齐放的势头,数控维修实现了国赛五连贯,工业机器人两获国赛一等奖,工业控制获得国家选拔赛第一名。机电一体化、“互联网+”创新创业创效大赛,电子设计大赛及挑战杯等也都再创新高刷新国家级奖项级别。

再战——

2020年,对于我来说是比较特殊的一年,因岗位调整,离开了工作奋斗了16年,从感情上说与之血脉相连的机电工程系,适应院校办新的行政管理岗位。回首来时路,细数与我同时进校的5位女老师,一位离职去了美国,一位离职去了澳大利亚,一位提任去了工程大校本部。剩下的我和另一位老师仍在高技校坚守,目前我们也变换了工作岗位,大家都在以积极的心态适应新岗位,以高质量完成工作的意识去谋划创新发展,以感恩的心去继续为学校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

不知不觉,在学校做从事中层管理已经14年,自认为非常幸运,高技校历任领导虽个性及管理风格迥异,但跟他们的相处、工作都很愉快,对我来说经历本身就是财富,我从他们身上感受到信任、鼓舞,领悟到大气、睿智、格局和追求,也学会了坚韧和宽容,正因此才能在学校提供的舞台上有所发挥、有所成长,在四十不惑之时,感慨高技校让我在历练中学会了坚强,未来依然会抱着一颗感恩的心,一如既往敬业爱岗全心投入,把坚韧刻在心上,把使命扛在肩上,和她共赴未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高职学院、高级技校  杨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