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周年微校史] 同发展 共成长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0-11-06浏览次数:67

90年初中毕业时当时受思维模式的影响,社会上流传着:拿教鞭的不如划鳝丝的,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等等,而成为工厂的技术工人收入稳定,还可买到诸如电视机、自行车等内部商品而且价格优惠,我们初中同班同学大多数都报考中专和技校,于是报考了当年劳动局第二技工学校,当时在中专和技校类的录取考分还是非常高的,比普通高中还要高,就像今天的中本贯通班的录取分数高于区重点高中一样。

当拿到红色录取通知书那张方块纸踏入学校报到的时候开始,没有想到这一进校门是深爱是真爱啊,完成了从人生中最重要的三十年的成长,扎根在这块土地上。

这三十年从红砖青瓦的工厂间到技能楼到开放式实训中心;黑色污渍的地面到今天整洁的教学场地;通用型号的设备到先进的设备;我是职业教育发展的见证者。

 

      微信图片_20201106094852.png微信图片_20201106095049.png

 

90年代中、末期学校和职业教育都走入了瓶颈,当时对于职业教育的投入少,教师工资收入比社会平均收入低一大截,每月的奖金寥寥无几,很多学校的同仁都辞职另谋高就,而我因为热爱而继续坚守,学校也目睹了我个人成长。

每次在《成长与就业》杂志中的看到学生发展成长的故事,感觉我就是故事中的小男孩;每当在讲台上看到这一张张青春的脸庞,每每看到学生那发黑的工作服和黑黑的脸仿佛看到了自己当年的模样;当学生应犯错而悔恨的时候我更能理解他们的思维和想法,因为我也从这样的年龄亲临成长,正式这一份理解会让我感觉到,在学生成长和他们的家庭和睦需要我来引领和保驾护航。

 

微信图片_20201106101608.jpg

 

从少年到青年到现在的准中年我的青春在这里挥洒,也找到了自己人生的目标和位置,乐于在教学的一线和学生在一起。作为一名70后的高技人,秉承着爱校荣校的光荣传统,在学校的重大工作中,都能够从学校长远利益出发,吃苦耐劳、兢兢业业、团结奉献,今后将一如既往的为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尽心尽责。

 

高职学院 高级技校 制造工程系党支部曹志鸿